舊灣仔街市
位於香港島北的灣仔皇后大道東,是一幢戰前典型德國包浩斯風格的建築物,建於1937年,現已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舊灣仔街市後半部分已於2009年5月拆卸,只保留外殼及前半部分等四成半樓面面積。舊灣仔街市樓高兩層,主要的造型元素是橫向長窗和雨蓬所組成的橫線條。入口位於流線型的角上,強調角的流線形,加上屋頂上的欄杆設計,使它更像船形。牆身結構是由玻璃、磚、混凝土及鋼構架組成,舊灣仔街市的鋼架結構是1930年代最先進的建築技術,當時用作興建102層高的紐約帝國大廈、三藩市金門大橋,而已拆卸的舊滙豐銀行總行也有採用。大樓採取開放式設計,周邊攤位及中央獨立攤位只有矮小間隔,而鋼構架減少樑柱的使用,為大樓提供了更大的內部空間,舊灣仔街市相信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鋼架結構」建築。
新灣仔街市
位於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58號,即是太原街以東尚翹峰基座下,舊灣仔街市的西面。新街市是一座樓高三層(地庫、地下和一樓)、有冷氣。新街市於2007年中落成,用作取代舊灣仔街市及鄰近太原街、交加街一帶的露天市集,但因舊街市及露天市集商戶不願遷入,原有三層的新街市最後僅開放地面一層。新街市的一樓改作部門的辦事處。地庫則開設活動中心。
灣仔街市附近的露天市集早於戰前已開始經營,戰後成為乾濕貨市場。市集的排檔售賣不少本土特色貨品、生活百貨,極具歷史意義,太原街更被稱為「玩具街」,連同市集一帶成為灣仔的特色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