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瓜灣街市


鄰近土瓜灣天后廟的土瓜灣村,該村早於1819年的《新安縣志》已有記載,曾經是為的九龍半島客家村落之一。二次大戰之後的六、七十年代,九龍城區的土瓜灣更被發展成為一個工業區。土瓜灣名稱的由來有不同說法,一個說法是土瓜灣舊日的海灣「海心島」的形狀像土瓜(即番薯)而得名。另一說法是當時那裏的客家人以種植土瓜為主而得名。

土瓜灣市政大廈暨政府合署位處於九龍西土瓜灣馬頭圍道165號,市政大樓內包括圖書館、街市、市政大廈遊樂場等設施,而政府合署內則包括多個政府及社區組織的辦事處。由於土瓜灣街市及市政大廈(近馬頭圍道)的外牆有一個斗大紅蘋果圖案,因此該區居民和駕駛土瓜灣線的公共小巴司機也會以紅蘋果或紅蘋果街市俗稱。土瓜灣街市有 264 個檔位,在不同的檔鋪中,有不少一些在價錢和品質中取得平衡的店舖,值得一逛。

另外,土瓜灣街市熟食區地方雖細,但有多家大牌檔,大部份都大件夾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