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橋臨時街市


洪水橋位於屏山西側之地區,位處屯門與元朗之間,昔日青山公路來往九龍必經之處,區內有廿多條村落。昔日洪水橋附近多為耕種及墟市中心,每家每戶幾乎都有自己的田。不少住在天水圍和屯門的市民,還會老遠跑到這裡來直接買菜,甚至是分租一些田地來耕種。洪水橋以往是香港白鴿的主要產地,馳名紅燒乳鴿無不在這裡培殖,可惜的是一場禽流感,政府全面取締家禽業,令洪水橋的產業鏈條打亂了。洪水橋大街是昔日區內商業中心,車站附近的商場及地舖形成微型商圈,配合附近帶有老香港特色的糧油雜貨店、臨時街市等,為區內居民提供日常生活的基本所需。

洪水橋設立臨時街巿,並在1987年正式啟用,起因是政府要處理及改善元朗及洪水橋區的小販問題,臨時街市共有224個檔位,但只有濕貨區設有上蓋及獨立水電設備,幸好,街巿內的濕貨乾貨還算一應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