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製造:港豬是怎樣鍊成的


豬比狗驄明,成年有人類約五歲細路智商,好食同訓又愛乾淨,在中國馴養的歷史很長,是為「六畜」之一。

一般人對豬的認識如下:飲宴的燒乳豬,切成小分的豬件,還有蒸肉餅及魚旦豬皮。豬比狗驄明,成年有人類約五歲細路智商,好食同訓又愛乾淨,在中國馴養的歷史很長,是為「六畜」之一。在 50 年代起,南亞地區最普遍的就是肥肉橫生的土豬、大花白與藍塘豬,但現代人追求健康,比較瘦的豬開始盛行。在香港豬隻由初生至成熟可出售,需要約 170 日,重量約為 100 公斤。豬農經常要小心成豬的體重,雖然想豬又重又健康,但當賣出就要小心豬販壓價,因為豬越大就越跌價。

現在香港流行的本地養豬主要有三隻品種:

issue02_06_03
一般由英國大白母豬及歐洲的長白豬公混交而成,特徵是半垂耳,脂肪比例少。
issue02_06_04
由二元雜白母豬及美國杜洛克豬公混交而成,垂耳或豎耳皆有,肉質結實腿長。
issue02_06_02
由二元雜白母豬及美國杜洛克豬公混交而成,垂耳或豎耳皆有,肉質結實腿長。由英明農場引入香港。
issue02_06_01
本地豬種,滿身肥油,但基本上已絕迹香港了。嘉道理農場裏還養着的大花白豬,用來解說肉食和素食對生態的影響,教導大家少吃肉,還象徵半世紀港豬,甚至廣東省養豬故事的開端。
issue02_06_05
打鼓嶺豬農譚強立志要飼養健康豬,以天然飼料飼養低膽固醇、高鈣的豬,由英國大白母豬以及丹麥南美氏的豬公混交而成,特徵是瘦肉多,身長,抗病力強,臀部健美。

本地屠宰
不等於本地飼養
不少零售點都走精面,聲稱賣「本地屠宰豬肉」,因無論內地活豬或是本地活豬,都是本地宰。其實兩地活豬價差不多,但內地豬經長途運送,途中會吃自己的尿和糞便,帶有髒味,因此本地豬質素較內地豬好,購買時要小心留意掛在店的橫額。
阿婆教揀豬肉:瘦肉淡紅脂肪有光澤、氣味香、手感不粘

「顏色」:瘦肉要有均勻的淡紅或鮮紅色而且紋路分明,脂肪皎白有光澤。
「氣味」:帶鮮香氣味,而不會有氨或酸味。通過冷凍的豬肉,近聞會有淡臭味。
「手感」:輕輕用手指接觸豬肉的表面,感覺不粘手、彈性好,有堅實感,就是新鮮。


相關小故事

庖丁:解雞

雞,全身可用皆是寶,為你介紹及分別雞不同部位的叫法及相關小食譜。

0 comments

庖丁:解豬

一隻豬幾乎可以由頭吃到尾,也是全身可用,不同部位有不同煮法。

0 comments

香港製造:太陽調味的本地醬油

本地醬油是少數香港仍然立足的傳統行業,不少醬油的老字號或廠房超過五十年,有些更上百年歷史,我們會慢慢編排刊出其中,而開首由認識醬油。

0 comments

香港製造:港豬是怎樣鍊成的

豬比狗驄明,成年有人類約五歲細路智商,好食同訓又愛乾淨,在中國馴養的歷史很長,是為「六畜」之一。

0 comments

香港製造:承傳香港的鮮雞味道

沒有甚麼比在地生產的新鮮雞來得好味。本地生產的雞隻也有很多不同品種,各有風味。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