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露天市集一覽


在香港的露天市集逛逛、到主題購物街去走走,除了可以找到不同而有趣商品,也可以看到香港的歷史發展、感受到香港的人情味。

在老照片裏常看到婦人們挑着兩個大竹籮,放下板凳,叫賣自家種植的菜蔬,這種路邊攤就是露天街市的原型。嘉咸街街市早在 1840 年已經出現,更早以前,小販愛在人流滙聚的廟宇前擺攤。油麻地露天街市便是遷徙榕樹頭天后廟的攤販而來。攤販對於空間使用較靈活。

露天市集一詞在香港並無法律上的定義。除了持牌固定小販攤位集中的小販認可區之外,常見的露天市集可有不同形式,而攤檔經營者也因應不同情況,可能需領取不同的牌照或許可,例如臨時食物製造廠牌照、臨時公眾娛樂場所牌照或冰凍甜點許可證等。下列露天市集僅為例子,以備參考。

開埠前的露天墟市

在過去明清時期開始廣東、香港等珠江一帶,有不少「墟,市」的紀錄。「市」即為街市,每天都會營業而且規模較少;「墟」規模較大,多以十日為一週期,每週期有三天墟日作擺賣,同一區域內的各個墟之墟期都不樣,這樣做令不同的漁農物產能在各墟輪流買賣,也減少墟市間的惡性競爭。

墟場的中心地點通常都是一塊廣闊擺賣的地方,買周則散布不同店鋪。不少老照片裏常看到婦人們挑着兩個大竹籮,放下板凳,叫賣自家種植的菜蔬,這種路邊攤就是露天墟市的原型,例如大埔墟、聯和墟、大笡地等。而「街市」則通常是小巷,兩邊為店鋪,擺賣則在街頭巷尾或水井旁邊,例如:街嘉咸街街市早在1840年已經出現,更早以前,小販愛在人流滙聚的廟宇前擺攤。油麻地露天街市便是遷徙榕樹頭天后廟的攤販而來。攤販對於空間使用較靈活。


相關資料:

一系列的香港街市導讀,為有興趣的人打開學習之門,了解香港本地的街市文化。

香港公營街市一覽

香港 75 個公眾街市的資料簡介,食物環境衞生署提供超過一萬個出租攤檔,售賣多類貨品,由新鮮糧食、熟食、衣物以至家庭用品,式式俱備。個別公眾街市亦有提供服務行業攤檔。

1 comment

香港露天市集一覽

在香港的露天市集逛逛、到主題購物街去走走,除了可以找到不同而有趣商品,也可以看到香港的歷史發展、感受到香港的人情味。

0 comments

香港私營街市一覽

香港超過 100 個私營街市的資料簡介(資料會繼續更新),所有非政府營運的街市都被定義為私營街市,部分大型屋邨及屋苑依規劃設有街市及商場,提供居民日常所需。

0 comments

墟市學 - 香港街市導讀

香港街市有多個形態,發展的過程有細讀的價值,今次墟市正貨想以圖表形式介紹不同的術市,以及介紹內容不同但很有意思的文章給大家,從中找尋各自理想的生活。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