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支冰條,感受陣陣的老士多情壞
經過佳記士多,會看見一部有三十年歷史的熱維他奶機。老闆曾先生說,很多人問他這部機賣不賣,他反問:「又不是倒閉,為什麼要賣?」八十多歲的曾生表示,佳記的名字是來自他父親曾佳。他懂事以來已和士多一起成長,他也不知道今年是佳記的第幾個十年了。多年來,他見證舊墟一帶的轉變。他說以前士多生意非常好,因為火車站在旁,前面是戲院街,木屋區則在後面,隔一條街便是街市。隨著火車站遷移,戲院倒閉,及新街市開張,舊墟人流漸減,這一帶不少老店紛紛捱不住而結業,目前剩下的除了佳記,就是和盛棺材舖。因此,佳記也成了「老大埔」細說舊事的聚腳點。
長輩們說,以前這兒有賣龍眼、荔枝之類,他們小時候常吃;但佳記現在只賣零食、飲料,與一般士多無異。
小店難得可以不受大財團逼迫,仍然屹立,舊時的光景也凝住在店內。的確,佳記很老式,冷氣自然缺乏,店內基本沒有裝修,就是貨物隨意放在裡頭那樣。多年來,都是一位老伯悠閒地坐在木椅上,舖內牛龜電視開著,但聲量不大,也不知道老伯是否在看。老伯也不招呼我,客人需要甚麼就自己拿,然後付款就可以。這裡的速度跟外面截然不同,或者就是現代人說的慢活,一把大風扇開著,涼風慢慢吹過,身心也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