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尋找隱藏於鬧市的傳統地道味道;
深夜,則是享受自己的獨處的時光。
每天的日間工作經常身不由己,營營役役,夜幕低垂的時光才真正屬於自己。
今回,就踩入大埔尋找好味道,讓心靈及身體都來一趟解放。
那夜凌晨,愛上大埔自家的米芝蓮美食
傳統是由時間、人物及地點組成的,食物如能加入故事作調味,那種美味才會更令人難忘。今晚,由一套電影《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打開美食旅行的序幕。
電影中其中一個重要場景--華輝餐廳,一班演員在裡面演活了荒誕的香港故事,餐廳內有一幅以農民生活為主題的壁畫,是前身的酒廊留下,老闆輝哥保留至今,成為餐廳突出的標記,亦是電影內一個重要場景。一邊聽《Space Oddity》,一邊讀餐廳主角一個以堅持而成功的愛情故事吧。
華輝老闆叫陳漢華,少時從塔門往華洋雜處的中環拜洋人甜品師學藝;學習十多年後,回大埔開西餐廳,將麵糰跟蘋果肉烘焗成熱呼呼的餡批。需知舊時鄉村人愛吃飽肚正餐,不好甜點,但他仍不放棄,每天默默製作。後面的故事,大家就知道了,維也納師傅教的農家蘋果批,最終成為大埔知名小食,也感動了老闆娘李美媚,由顧客變知音再成夫婦。

以下的故事,摘自 2012《飲食男女》。推薦閱讀詳細故事 >
表情豐富的老闆娘,風騷地說:「你咪睇佢成碌木咁,我就係貪佢老實,做事有恆心。」說的當然是老公。「我最有恆心,就係追佢!我做西餅都係為咗佢之嘛!」老闆說笑話,樣子還是一樣木訥,甚至帶點拘謹,我當堂明白老闆娘的意思。
兒女已出身,沒經濟負擔,開鋪可以隨心所欲。七十年代開業,兩公婆守業至今,蘋果批長賣長有,餐廳內的招牌雞批和蘋果批,天天新鮮製,雞批蘋果批同樣用上老式的曲奇皮搋製,蘋果批用上青、紅蘋果作餡料。每天按銷量出爐,不少熟客已懂得先打電話預訂留貨。即叫即做的焗豬扒飯,炒飯底夠乾身,也是客人們熱選的消夜美食。
備註:
1.批餅出爐時間由8:30am-4pm,售完即止
2.焗飯供應時間由11am-6am
極無聊,踩單車入大埔喪食
以上幾款宵夜小食總是令香港人難以抗拒,而大埔大明里及運頭街這兩條小巷,
不僅能一次過滿足深夜單車友的五臟廟,而且更是個吹水談心的好地方。

懷念大包、馬拉糕、鵪春蛋燒賣嗎?位於大明里 41-49 號的「廣生美食」,你會找到已經買少見少的廣東茶樓點心,秋涼下在街頭上,正好跟老友一盎兩件,吃個另類街頭夜茶吧。另外,「廣生美食」是間愛心飯店,大家可以買下手寫飯票,再分享給區內的社群,令他們能得到溫飽。

這是一間我很喜歡的甜品店,簡單、直接、不花巧,多款豆腐花百搭中式糖水,可配薑汁,或者芝麻糊、紅豆、綠豆、杏霜,還可選咸豆花,冷熱由人。小店門前經常有人排隊,我就最愛吃黑白(芝麻+豆腐花),豆腐花有香滑豆味,而芝麻更助提味,買一碗站到外面吃,涼風陣陣,爽快!「豆腐花」位於大明里 22 號龍騰閣地下。

有一間有 heart 的串燒店在運頭街巷仔,足料新鮮兼好味,除有一般豬、牛、羊串燒外,「彩虹小食」還有大獲好評的燒安格斯牛扒,而且每日都有不同海鮮供應,來到可以在發泡膠箱前挑選心頭好,因為部分是餐牌以外食物。不過千萬小心,因為一試就好容易「返唔到轉頭」,顧客除可選擇外賣或坐在街邊吃外,也可以到小食店鄰近的堂食舗位用餐。

最後壓軸的當然是區內名店「陳漢記」!一般小店只有一兩道招牌菜式,就可以立足香港,但「陳漢記」厲害之處是它幾乎樣樣食品都有非常高的水準,不論是生滾粥、手拉腸粉、煲仔飯,甚至是一般炒粉麵,都會讓人心動,躍躍欲試。老實說,相比以前,它的水準稍有回落,但現在可以吃粥及腸粉的地方真的愈來愈少,要保持食品質素,又要兼顧營運,應付大量顧客,的確是困難事。如果大家多支持小店,一定可以讓各個地方不同的小店愈做愈好的。
相關小旅行

浪攝遊城 – 尋找墟市老站・英國小建築
拍攝不只要好題材,如果加上厚厚的質感、寬闊的光影幻像、奇異的拍攝角度,以及豐富的顏色表現,作品會添加上更多故事及不同層次。「浪攝遊城」希望帶領拍攝者尋找更多拍攝角度,讓人訝異香港可以很美。